为传承红色基因,加强党性修养,6月27日至28日,我院与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组织师生党员赴河北正定塔元庄、高平地道战遗址开展 “追寻红色足迹,牢记初心使命” 主题党日活动,同时积极探寻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有效路径。
正定塔元庄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心的地方,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发展脉络。在塔元庄村,两校师生参观了村史纪念馆。馆内一幅幅图片、一段段影像、一件件实物,生动展现了塔元庄在党的领导下,从贫穷落后走向乡村振兴典范的奋斗历程。这一过程深刻体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塔元庄在发展中既传承了乡村的传统文化底蕴,又结合时代需求创新发展模式,实现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让师生们直观感受到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文化力量的推动作用,也深刻感悟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情怀以及对 “三农” 工作的高度重视。

随后,师生们来到高平地道战遗址。高平村作为电影《地道战》中高家庄的原型,在抗日战争时期,当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凭借聪明才智挖掘了长达 30 多华里的地道,与日军展开艰苦卓绝的斗争,涌现出刘傻子、刘双恩等众多抗日英烈。在高平地道战抗敌斗争纪念馆,师生们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述那段惊心动魄的战斗历史,观看珍贵的历史文物和资料。这里的每一处遗迹、每一个故事,都是革命文化的生动体现,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强调的革命文化传承与弘扬的重要载体。师生们深切缅怀革命先辈们的丰功伟绩,被他们英勇无畏、坚韧不拔的精神所震撼,还实地体验了地道,亲身感受当年抗战环境的艰苦和先辈们的智慧与勇气,进一步加深了对革命文化的理解与感悟。
在活动中,两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党员教师还现场开展了微党课教学。教师们结合实地所见所闻,不仅为师生们生动解读党的历史、革命精神以及新时代的使命担当,更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其中。例如,在讲解塔元庄的发展时,阐释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对应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关于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论述;在讲述高平地道战历史时,强调革命文化对民族精神的塑造,与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对革命文化传承意义的阐述相契合,使师生们更深入地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涵。
两校党员师生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主题党日活动,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和精神洗礼,同时对习近平文化思想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为今后在思政课学习与教学中更好地贯彻这一思想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联合主题党日活动是两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加强交流合作、推动思政教育创新的重要举措。通过共同追寻红色足迹,两校师生在交流互动中深化了对党的历史、革命精神以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解,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未来,两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探索更多合作形式,深入挖掘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并不断创新其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方式方法,共同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