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举报平台:电话:0311-66617261 邮箱:916559590@qq.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我院教师学习热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发布时间:2025-10-31
 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把全院教师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近日,我院举办“深学笃行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勇担‘十五五’奋进新使命”主题座谈会,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交流四中全会精神。与会教师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等谈感悟、话担当,与会教师一致表示,将以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遵循,立足思政教育岗位实际,为助力学校“十五五”规划开局起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思政力量。

 

党总支书记卢玉芳指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迈进的新征程中召开的一次意义非凡、举足轻重的会议。全会重点部署了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为下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员,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蕴含的思想精髓与实践要求,切实把党和国家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落细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紧密围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精准发力、持续深耕,全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力量。
院长张子麟强调,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这个首要政治任务担起来、完成好。要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十五五”时期关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一系列战略部署,激励他们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锤炼过硬本领,勇于投身到科技攻关、实体经济建设等国家发展最需要的领域中去。要着力完成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解读和阐释,将“十五五”规划的宏伟目标与学生的成长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广大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确保党和国家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贡献力量。
党总支副书记张国飞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系统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宏伟蓝图,深刻阐释了新征程上党的使命任务,彰显了我们党高度的历史自觉与战略清醒。我们必须将全会精神深度融入理论研究与课堂教学,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着力讲清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伟力,阐释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引导青年学子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马院力量。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刘刚谈到,要全面准确把握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与实践要求,持续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着力将全会精神转化为生动案例,系统融入课程教学,增强课程内容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引导学生在情理交融中深刻理解全会精神,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立德树人的扎实成果,努力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主任田燕佳表示,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关于“十五五”规划的系列论述,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立足岗位思考规划今后五年工作,自觉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绩实效,将全会精神融入课堂,让学生们懂得必须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时代紧迫感和历史使命感才能实现“十五五”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战略举措,以青春之“小我”书写时代之“大我”,才能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
骨干教师吴国斌指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论断。思政课教师必须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将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与中华文化传承深度融合,肩负起传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强国的重大使命,要讲好党的创新理论,讲出中华文化的精神凝聚力与价值感染力,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
青年教师刘珊珊表示,作为一名新入职思政课教师,要将全会精神转化为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内容,同时围绕全会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深入研究,产出有影响力的成果反哺教学,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引导学生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下一步,我院将持续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原原本本学,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着力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十五五”规划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精准融入思政课教学,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提升思政育人实效的强大动力,为学校“十五五”时期各项事业发展、培养更多适应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贡献马院智慧与力量。